在如今通脹日益嚴重的年代,把閑錢放在理財中賺收益已經是理財所謂基本操作了,甚至不少理財APP都專門為客戶證券賬戶之外的閑錢設計了寶寶類理財。可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為啥反而開始投定存了?1、銀行理財開始現違約。其實放在現在來看銀行理財違約已經不足為奇了,但在2018年初那可是老百姓無法接受的事實。2018年初,銀行資金不斷收緊,終招商銀行被爆出10億元理財產品違約。那時的銀行理財已經不再是“保本保息”的代名詞了,也正是因為銀行理財打破了剛兌,使得人們對于銀行理財的看法開始發生了微妙變化。
與基金一樣,理財產品也是間接投資工具,它主要投資于貨幣和債券市場,安全性較高,因此受到老百姓的青睞。2018年新頒布的“資管新規”放開了公募理財產品的限制,允許包括銀行理財在內的公募理財產品通過投資各類公募基金間接進入股市,這么一來理財產品可投資的范圍廣了,風險自然也就大了,習慣了保本的資金自然也就不適應了。2、理財收益下滑,定期理財鎖定期相對較長。買過理財的朋友應該都知道,現在理財收益率逐步下滑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而對于我們來說影響比較大的則是,如果你想獲得更高收益的話,必須拉長理財的投資期限。比如活期理財收益在2.8%-3%左右,月度和季度的在3.6%左右,一年期的在3.8%左右,雖然收益均是定存的好幾倍,但也同樣面臨著較長的封閉期限,而這對于那些比較保守,或者對流動性要求高的客戶來說,顯然不合適,因此綜合衡量一下風險,覺得定存還是更安全。
3、智能存款和結構性存款。所謂智能存款是指一些中小銀行和互聯網金融平臺推出的新型存款產品。有的平臺該類存款利率高活期年化收益可達4.5%,期限從14天到299天、收益4%-4.8%不等,計息方式為分檔計息。另一種就是結構性存款。本質上就是將你的存款分成兩部分,一部分錢存入存款,另外一部分則投資于期權、期貨等高風險金融衍生品。這時當衍生品資產價格漲跌時,你的結構性存款產品收益則會放大,如果是保本型的話,損失也有一個保本的基礎收益,一般來說是活期收益或者略高一些。
比如某款指數類結構性存款的收益浮動區間在0.2%-5%,即低有保本0.2%,高可能獲得5%。當某標的指數觸及產品說明書標明的某個點位時,該產品的收益會隨著指數的上漲而上漲,反之亦然。不過整體來看,目前銀行理財的風險水平還不算太高,目前國有大銀行,全國性股份制銀行的絕大多數理財產品均未出現違約情況。普通投資者在選擇理財產品的時候,可以根據產品說明書上的公示信息來判斷其是否安全,比如資金的投資范圍,托管人(銀行)的資質等一些可以間接反映該產品安全性的重要指標。